实验室简介
寒地建筑综合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19年1月获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,2021年11月顺利通过教育部验收,属建筑节能领域。实验室依托吉林建筑大学建筑学、土木工程、电气工程、材料科学与工程、电子科学与技术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学科,建设地点在吉林建筑大学。实验室定位是面向国家实现碳达峰、碳中和的重大战略,以建造安全、舒适、绿色、智慧的“好房子”为目标,以解决寒地建筑节能领域中关键科学问题为导向,开展建筑节能设计、新型节能材料、低碳能源利用及建筑宜居多目标优化与智能调控研究,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建筑节能新技术、新材料、新工艺,不断加强国内外合作交流与提升服务社会能力,搭建为寒地建筑节能领域提供人才培养与技术支撑的国内一流、国际先进的科研平台。
实验室下设城乡与建筑节能设计研究室、寒地绿色结构与防灾研究室、新型建筑节能材料研究室、低碳能源与人工环境研究室、智慧建筑节能技术研究室和一个综合管理办公室。现有科研办公用房7000余平方米,仪器设备总值8900余万元,具有完善的配套保障设施。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86人,其中正高级职称44人,副高级职称24人。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、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、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5人、长白山学者1人、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10人、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、吉林省C类人才8人、吉林省D类人才19人,其中19人具有国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访学经历。
实验室成立以来,以承担国家和吉林省重大科研任务为重点,积极推进建筑节能领域相关科学的发展。近三年,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共计340篇,其中SCI收录论文276篇,双一区论文12篇,授权发明专利95项,其中国际专利12项,获省部级奖项共计16项,其中获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,二等奖11项。科研工作获得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、教育部、住建部、吉林省科技厅、吉林省教育厅等项目资助151项,科研经费总额5353.85万元。参与编写国家、地方相关标准与规范7项,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。
实验室通过建筑学、土木工程、材料科学与工程、电气工程、环境科学与工程等相关学科的交叉渗透、协同作用、整合互补,构建了一个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建筑节能学科群,推动新兴交叉学科发展。近三年,土木工程被评为吉林省特色高水平“一流学科A类”学科,建筑学被评为吉林省特色高水平“一流学科B类”学科,材料科学与工程被评为吉林省特色高水平“优势特色学科A类”学科,智慧城市科学与工程被评为吉林省特色高水平新兴交叉学科。拥有2个教育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人才培养平台,获批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,获批3个吉林省校企合作研究生工作站和3个吉林省卓越工程师产学研协同培养项目,实验室在读硕士研究生432名,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12人,毕业研究生在国家科研院所、高校、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发挥着重要作用,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。